木器產業 |
|
大溪的木器產業始自河運興盛的時代。歷史的因緣際會讓大溪成為木材的集散地,而繁榮的商機也帶動商賈仕紳興建宅第的需求,上等好木材與來自中國的一流唐山師傅,讓大溪的木器工藝產業有了天作之合的蓬勃發展,其中,傳統傢俱和神桌更是聲名遠播。   | |  |
豆干產業 |
|
至於大溪的豆干產業盛名已久。拜良好潔淨水質的先天條件,決定了大溪豆干又香又Q 的優勢品質,也因為大溪河運的沒落,讓豆干成為外出謀生者聊解鄉愁的食物,於是,品質加上旅情的傳遞,成就出大溪豆干愈來愈響的名氣。 近年來因觀光旅遊人潮的增加,遂以不斷研發的獨特風味成為行銷全國的美食。 大溪豐富多元的產業文化歡迎你一一品賞。   | |  |
道光年間 林本源家族於大溪區街中間(今大溪國小)築通議地建石城,促進了上下兩街的繁榮;此外,林本源家族家也開闢龍埤和新埤兩條大圳,奠定大溪農業發展的基礎。而大溪得天獨厚的河階地形與肥沃土壤,以及農家的辛勤培育,讓大溪擁有美麗的田園景觀和膾炙人口的農產品;近年來,深度旅遊結合主題式休閒,也帶動大溪精緻農業的發展,休閒果園與休閒花園豐富了大溪的景緻,也深化了知性之旅的野趣。 大溪的綠竹筍香脆多汁無苦味、纖維細緻無渣,每年5月到8月間是其採收期。大溪韭菜則集中在新中里的韭菜專業區,由大溪農會輔導栽種,每年入秋後的10月是韭菜花盛開的季節,滿園的韭菜田小白花怒放,宛若一片白色花海,美不勝收,值得一遊。 |
| | |
農特產品 |
|
大溪的農產品則因天生的河階地形和肥沃土地,綠竹筍、韭菜、李子 、蓮霧、火龍果……皆膾炙人口,近年來並轉型為蘭園、花園、火龍果園、藥用植物園等精緻農業。 若以地形高低做區分 - 山坡地:盛產綠竹筍、柑橘、李子、蓮霧。
- 河階平原:稻米、花卉、韭菜、火龍果、藥用植物。
- 月眉里:稻田、花園、金興蘭園 (蘭花)、月眉仙蜜果園(火龍果)、大溪保健植物園(藥用植物)。
- 永福里:大溪綜合觀光果園,1~3月桶柑,4~5月水蜜桃、5~6月紅肉李子,7~9月蓮霧,9~10月紅柿,11~12月椪柑。
| |  |
| | |
綠竹筍 | | |
- 主要產地:新峰里、復興里、美華里、福安里。
- 優沃環境:砂岩和火山岩地質、無污染的溪水、豐沛的雨水露水、溫和的氣候。
- 生產季節:每年 5月至10月是採收期,7、8月為盛產期。 在端午節前生產的綠竹筍稱為「正筍」,農曆7 月後生產的綠竹筍俗稱「秋仔筍」,又稱「角筍」。
- 採筍期間:因為綠竹筍的筍尖只要一出土,生長點照到日光,馬上綠化變苦,因此筍農得在天亮前上山,趕在太陽露白前挖掘、收成。 有道是:「春雨乍晴發筍嫩,秋陽還暖飄橘香」,每年四月開始,高壯的綠竹生出幼嫩的筍芽後,大溪的筍農就忙著除草、施肥與培土;在梅雨的滋潤後,綠竹筍就進入採收期,而後從端午節到中秋節是盛產期,甜脆清爽的大溪綠竹筍就以無比的鮮嫩度和可達四度、五度的甜度建立口碑。
竹類屬禾木科是多年生常綠植物,桿中有節,高可達6 至20公尺,根是鞭根植物學上稱根莖,地下莖的嫩芽抽出地面日漸成長便成竹,幼嫩時稱為筍;優良的綠竹筍從外觀即可分辨:外型呈牛角狀,色澤鮮明,筍殼光滑帶金黃色,而且底部矮胖肥大,外型略有彎曲度。選購綠竹筍時要注意筍尖不要青綠,下端切口不可有霉斑並留意纖維有無老化。 上等的新鮮綠竹筍以涼拌為多,其次是料理成筍湯或炒竹筍。新峰里還有「大溪綠竹筍加工站」,將新鮮綠竹筍剝殼、洗淨、真空包裝 、蒸氣殺菌後再運送到各地,優良的加工技術保存了竹筍的鮮美,也延長了竹筍的保存時間,讓大溪綠竹筍的絕佳美味得以流傳各地。 | | |
韭菜 | | |
- 輔導單位:桃園區農改場、大溪區公所、大溪區農會。
- 主要產地:中新里韭菜專業區,集中在下崁、中寮、中庄等地。
- 耕種面積:廣達70公頃(50~60甲) ,全國最大韭菜專業區。
- 優沃條件:位於大漢溪主流與分流間的低位河階上,屬於新近河流堆積層,土質為肥沃的沙質壤土,透水性佳,極適合韭菜的種植。因此,中新里的韭菜味道濃郁,口感特佳。
- 生產季節:四季,每年收成4-5次。
- 年產量:達2000公噸,主要供給台北果菜運銷公司。
- 中新里舊名中莊(中庄),位於大漢溪主流與分流間的低位河階上 ,因為夾在兩河道中間而得名。中莊墾殖甚早,200 多年前即陸續有漢人移入,但由於夾於兩河道間,地勢 較低,故多水患,早期以種植水稻為主;民國70年左右在有關單位輔導下,開始從事大規模韭菜的種植,至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韭菜專業區。
民國80年農民組織共同運銷班─中新韭菜產銷班,研創風味獨特又有健康概念的韭菜加工品,將韭菜的營養精華融入各類心及食品中以廣為推廣。從韭菜點心:韭菜糕、韭菜粿、韭菜麻糬、韭菜冰淇淋、韭菜米苔目、韭菜肉圓…到韭菜食品:韭菜精、韭菜生力湯調理包、韭菜粉末、醃漬韭菜乾 ……乃至韭菜料理:韭菜涼拌柴魚片、韭菜炒鴨腸、韭菜炒豆千…等,都讓人讚不絕口。其中,韭菜糕是大溪古早食品之一;經班改良後,成為更可口的點心。 主要材料是韭菜與在來米混和拌勻後磨成的米漿,加入蝦仁、絞肉、蒜頭、香菇…等材料炒香,倒入熱開水煮成Q 狀後再放入蒸籠蒸約兩個小時就是大溪特有的韭菜糕美食了。 在共同運銷班的有效作業下,通常下午 6 點半農民將韭菜運至共同運銷的集貨站,檢查過磅稱重後,9 點半出貨,主要供貨地點為台北果菜運銷公司。在中莊街道還有一特殊景觀,街道兩旁到處都可見居民在加工處理一堆堆的韭菜,強烈韭菜味四溢。 每年10月入秋後,韭菜花盛開,一株株韭菜的頂端爆出串串白花,遍野的韭菜田宛如覆著雪花的白色花海,美麗極了﹗遊客可經由台四線往大溪武嶺橋,在橋前左轉進入北桃83號市道,往鶯歌方向行駛即可抵達中新里一睹韭菜專業區的花海飛白美景。 | | |
花卉 | | |
- 蘭花產地:桃園區農改場、大溪區公所、大溪區農會。
- 草花及其他園藝作物產地:則以南興里、美華里、仁善里、義和里最多。
- 栽培總面積:40餘公頃。
- 優沃條件:氣候溫和、雨量適中、空氣品質良好。
- 花卉總類:蝴蝶蘭、文心蘭、虎頭蘭,以及國蘭、草木本花卉、觀葉植物、金線蓮。
- 生產季節:四季,主要供應大台北及桃園都會區。
- 大溪區位於山地和河階台地交會處,擁有山明水秀的怡人風景,以及氣候溫和、雨量適中、空氣品質良好的天時地利,因此良田連綿,阡陌縱橫,農產極為多樣化,在政府輔導下推動下,花農組成各花卉產銷班,目前班員人數約 100 人,栽培地區涵蓋月眉里、南興里、美華里、仁善里、義和里,總面積達40餘公頃,生產花卉種類繁多,有蝴蝶蘭、文心蘭、虎頭蘭等洋蘭外,以及國蘭及一般草木本花卉、觀葉植物和金線蓮,這些花卉主要供應大台北及桃園都會區。
大溪栽培的蘭花獨享盛譽,近悅遠來,蘭花以及其他花卉栽培不僅是大溪的重要產業,也是精緻休閒農業的典範,月眉里以蘭花成名,後起之秀美華里、南興里、仁善里、義和里的繁花似錦也不遑多讓。在這片花香襲人的花間綠野中,這幾年由花農經營的蘭園、花園早已成為遊客最喜愛的景點,四季花顏醉人,春夏秋冬隨時可來遊賞拈花惹草之趣;部份蘭園、花園隨著流行的潮流,更在園區內規劃咖啡、飲茶區,讓遊客在遊賞之際,還能坐享輕鬆喝茶(喝咖啡)的悠閒風味。 | | |